close

本文轉自樓氏古中醫官網

「三伏貼」是從「冬病夏治」醫療原理而來的一種「穴位敷貼」法,也是中醫學中獨有的一種特殊療法。操作方式是在夏季的「三伏天」,於人體上的特定穴位貼上中藥做成的藥餅,透過穴位刺激、激發經絡內氣的運行,發揮個體調理氣血、提升生命機能的作用,而藥餅中的藥氣亦能透過皮膚吸收,順著經絡到達腑臟,發揮其藥理作用,以減緩冬季時疾病的發作。中國醫學向來講究「天人相應」,自古以來就有將「時令節氣」與「穴位療法」搭配在一起以進行疾病預防及治療的作法,這就是三伏天穴位貼敷療法,簡稱三伏貼。

 

「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傳統三伏日指的是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伏」是指陰氣受陽氣所壓抑而迫藏於地下的意思;另有一說是源自於古時候的黃土高原,該地區的人民住在冬暖夏涼的地底窯洞內,夏季時的黃土高原非常燥熱,人們在白天盡量減少外出,潛伏在地底下,到了傍晚才出來活動,因此稱一年當中最熱的時期為「伏」。

 

中醫認為,「庚日」與「肺」在五行中都屬「金」,因此與肺經相關的疾病在庚日作治療效最能收其效果。根據樓中亮醫師於民國 87~91年間的臨床統計,針對近1萬名氣喘或過敏患者進行三伏貼治療發現,大約50%~60患者的症狀可以獲得緩解,但卻很難完全根治病症,可見三伏貼並不是治療過敏及慢性疾病的特效藥,只是眾多疾病治療法之一,無法完全取代其他的治療方式,仍需依照醫師的囑咐,配合用藥及日常生活上的飲食建議,才能將效果發揮到最大。

其實樓醫師本人並不建議過敏及體虛患者將三伏貼視為必要的治療手段,因為他本身也是過敏體質,從小深受鼻過敏及氣喘所苦,每年從 11月中旬入冬開始,就會因為氣喘而無法平躺睡覺,晚上鼻涕多到要使用一包衛生紙。大學聯考時還因為嚴重的鼻過敏,為免鼻涕流下來,得用衛生紙塞住鼻子,差點引起監考老師的懷疑。後來在學習中醫時,除了服用中藥之外,更遵從一位老中醫傳授的「冬病夏治」食療祕方,也就是「滴雞精」。樓醫師親自嘗試之後,到現在 20多年了,氣喘及鼻過敏都沒有發作過,所以建議對三伏貼過敏的患者,可以服用「滴雞精」這道食療秘方。

傳統食補「滴雞精」做法如下:

1.土雞一隻,將內臟取出,但不要用清水清洗。

2.土雞對中剖開攤平,讓血水滴乾淨後,再以鐵鎚敲碎雞身骨頭。

3.在陶瓷鍋內,用筷子將土雞架空,鍋內不要放任何水,先以保鮮膜封住鍋口,再以盤子蓋住鍋口(沒有陶鍋的民眾,也可以用電鍋替代)。

4.外鍋加水,燉煮約45小時,大約有一碗雞湯的量。

「滴雞精」要在三伏天的末伏到中秋節前,也就是八、九月之間,晚上睡前服用,可以每天喝或兩天喝一次,一年喝七次,連續喝 3年,就可以有效改善過敏及體虛體質。此外,少食冰冷食物才是斷絕冬病復發及改善過敏、體虛體質的主因,大家千萬要記得,否則喝再多的「滴雞精」也無濟於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樓氏古中醫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